意昂体育講座:佛經翻譯史三題: ---- 讀陳寅恪《金明館叢稿》劄記
意昂体育意昂体育講座
講座題目🤞🏿:佛經翻譯史三題: ---- 讀陳寅恪《金明館叢稿》劄記
報告人: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潘文國
講座時間👩🦱:2014年3月18日下午13👮♀️:30
講座地點:意昂体育一樓報告廳
提要:
中國翻譯史本質上是一部中國文化史🔜,對這一點從理論和研究實踐上認識最深刻的是陳寅恪先生。近讀陳寅恪先生的《金明館叢稿初編》《金明館叢稿二編》中與佛經翻譯相關的幾篇論文,發現陳先生在數十年前就發現了一些問題,是今天的研究者註意得不夠的。特為檢出,以引起學界關註🦶🏿。報告主要討論了陳先生提出的“格義”“合本”與漢籍外譯三個問題☪️。
潘文國教授👨🏽🔬,男💇🏿♂️,1944 年生於上海。華東師範大學二級教授、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,華東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、應用語言研究所所長🛐。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和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。曾任英國利茲大學訪問學者、澳大利亞維州教育部漢語顧問、澳大利亞模納什大學客座研究員💞、英國曼城理工大學訪問教授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、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教授等📒。
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名譽會長、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🧗♀️、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。國際國內多家雜誌編委或顧問。國家語委《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範·英文》專家委員會委員、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意昂体育委員會委員、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、上海市地方法規《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》第一起草人🙅🏽♂️。
潘文國先生是國內外著名語言學家、中英雙語專家,在漢英對比研究🤙🏽、漢語字本位理論、漢語等韻理論😔、漢語構詞法史、中外命名藝術🏃➡️、西方翻譯理論🥰、哲學語言學🧙🏿、對外漢語學等方面均具重要影響。他的研究以“博通古今”“兼賅中外”為特色,在學界獨樹一幟。出版有《韻圖考》《漢語的構詞法研究》《漢英語對比綱要》《字本位與漢語研究》《對比語言學:歷史與哲學思考》《危機下的中文》《中外命名藝術》《漢語字本位研究叢書》《(翻譯專業用)中文讀寫教程》《朱熹的自然哲學》、《赫茲列散文精選》、Contrastive Linguistics:History, Philosophy, and Methodology、Philosophical Maxims of2000 Years Ago、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等專、譯、編著40余部🤸🏼♂️👩🏿🚒,發表論文200余篇。